摘要:为实现“双碳目标”(2030年碳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),我国正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。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其高效、灵活特性成为关键路径。本项目采用3.52MW屋顶光伏系统,通过“自发自用、余电上网”模式实现能源优化,并基于10kV中压并网技术保障电网安全。


一、系统架构与关键设备功能

1. 一次系统拓扑(核心路径)

光伏发电→升压→并网→电网交互

分布式光伏10kV并网系统核心设备详解与功能解析

2. 设备功能详解

设备名称 核心功能 技术参数要求
光伏组件 光能→直流电转换 转换效率≥21%,抗PID衰减,温度系数≤-0.3%/℃
组串式逆变器 DC→AC转换,MPPT跟踪 欧洲效率≥98.5%,THDi≤3%,孤岛保护动作时间<0.2s
箱式变电站 低压(0.4kV)→中压(10kV)升压 干式变压器效率≥98%,防护等级IP54,集成温控与瓦斯保护
预制舱高压柜组 电能汇集、保护及监控 包含:
光伏集电柜:多回路进线汇集
计量柜:双向电能计量(0.5S级)
PT柜:电压监测与保护
并网柜:并网开关与继电保护
光纤差动保护装置 纵联电流差动保护,故障快速切除 动作时间≤35ms,支持IEC 61850协议
防孤岛保护装置 检测电网失压并快速解列 动作时间≤2s,符合GB/T 19964-2012
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实时监测谐波、电压暂降/闪变等 满足IEC 61000-4-30 A级标准,电压精度±0.2%

二、核心设备技术解析

1. 保护装置的关键作用

  • 光纤差动保护

    • 采用同步采样技术,检测两侧电流矢量差,实现全线速动保护(故障切除时间<100ms)。
    • 典型应用场景:光伏集电线路、并网点联络线。
  • 防孤岛保护

    • 多判据融合(主动频率扰动+被动电压谐波检测),防止非计划性孤岛运行。
    • 动作逻辑:电网失压→闭锁逆变器→跳开并网断路器(双重保障)。

2. 电能质量治理要求

监测参数 国标限值 治理措施
电压谐波畸变率 THDu≤4% (10kV) 加装APF有源滤波器
电压偏差 ±7% 额定电压 箱变有载调压开关
频率波动 50Hz±0.2Hz 逆变器频率跟随模式

三、系统监控与运维保障

1. 光伏电站监控平台功能

  • 全景监视

    • 一次系统动态拓扑着色(红色:故障,黄色:告警)
    • 实时显示发电功率曲线、PR性能比
  • 智能告警

    • 分级推送(短信/平台弹窗),关联故障录波数据
  • 能效分析

    • 自发自用率、CO₂减排量统计

2. 预制舱设备布置规范

分布式光伏10kV并网系统核心设备详解与功能解析

关键间距要求:

  • 柜前操作通道≥1.5m
  • 屏柜间距≥0.8m(散热需求)
  • 接地铜排截面≥120mm²

四、技术选型指南

设备选型三原则

  1. 安全性

    • 高压开关柜:额定短路开断能力≥25kA(例:施耐德SM6系列)
    • 电缆:阻燃等级C1(如YJV22-8.7/15kV)
  2. 兼容性

    • 保护装置需支持IEC 61850规约(与调度系统无缝对接)
  3. 全生命周期成本

    • 变压器空载损耗≤0.5%,25年运维成本降低30%

10kV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的可靠性取决于:

  1. 设备级:防孤岛保护与差动保护的协同动作时间差<50ms
  2. 系统级:电能质量在线监测+主动治理装置联动
  3. 运维级:基于PR值(性能比)的预防性维护策略

参考文献[1] GB/T 19964-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[2] Q/GDW 617-2011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[3] IEC 61850 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与系统

   兆毅电力,让每一度绿电 都安全送达用户!

预制舱

箱变

二次设备

开关柜

Share This Story, Choose Your Platform!

Leave A Comment